姓氏:

拼音:Wāng

族谱

0

收录人数

0

浏览记录672

祠堂查询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汪氏祠堂-"金銮殿"。

作者:若若

阅读数:155

时间:2019-09-26 15:50:41

金紫祠位于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南首,俗称"金銮殿"。时代为明代。系古徽望族潜口汪氏宗祠。宋隆兴二年(1164年)赐建,明正德九年(1515年)迁于现址,嘉靖、万历时扩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

该祠坐北朝南,通进深达196米,占地近7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碑亭、仪阖、露台、驰道、回廊、享堂、寝殿。寝后配有坐西朝东之汪华公庙,为祭祀汪氏先祖越国公汪华而建。现存建筑为金紫祠坊、戟门、碑亭、后寝及汪华公庙部分建筑,其它建筑遗址尚存。

俗称“金銮殿”、“皖南小故宫”和“中国民间第一祠”的古建筑金紫祠,文革期间遭毁。金紫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仿北京故宫保和殿样式建造,体例十分完备,技艺精湛,规格超出一般祠宇,是目前已发现的古徽州境内规模最大的祠堂。图为新近修复的安徽省黄山市潜口镇金紫祠仪阖及牌坊。

隐匿于闹市,金紫祠更有一份难得的从容风度。现存古祠基本保留了明万历时的扩建风貌,形制恢宏,气势不凡。潜口金紫祠始建于1515年,因仿北京故宫太和殿式样建造,俗称"金銮殿"、"皖南小故宫"。金紫祠是目前发现的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

古朴宏大,构架俱佳;鳞次错落,清扬悠远,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金紫祠整体上极富层次韵律,里面的雕刻也一改常见的清新柔美,都是极尽规整大气,让人叹为观止。其建筑融合了皇家宫殿风格与徽派艺术形态,形制完备,建造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是徽州明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重重门栅,看尽了无数沧桑变化;深深庭院,走过了多少岁月铅华。在祠宇内的碑亭中,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堂记碑文,文化大儒许国就盛赞其"备矣美矣"。2004年,潜口金紫祠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为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黄山市徽州区筹资3500万元启动了对潜口金紫祠的全面抢修、保护和开发工程。经过一年半的抢救性修复,古祠内古建修缮、残址重建、损毁遗址保护和金紫祠广场的修建工作日前已全面完成。金紫祠体例十分完备,技艺精湛,规格超出一般祠宇,是目前已发现的古徽州境内规模最大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