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录入

133

族谱

55

收录人数

57393

浏览记录105536

姓氏查找

汪氏一家四代与戏衣的曲韵情缘

创建人:若若

阅读数:147

时间:2019-09-26 15:27:16

 陈娴摄

  还记得电影《梅兰芳》里的这样一个片段吗?打擂台结束后,畹华没来得及换下戏服,径自穿过热闹的人潮赶到十三燕的戏楼看望师傅。后台里师徒对望,十三燕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穿着戏服到这世上,小心把戏里的人物给弄脏了。下次不许,知道吗?

  戏服是最美的魔法,穿上了它,你可以是醉卧牡丹花丛的杨贵妃,也可以是寒门弱女翠莲,甚至可以是威风打虎的武松。而制造这场魔法的就是戏服的手工艺者。

  在黄岩十里铺,有户汪氏人家,一家四代相传做手工戏服,品种多达50余种,畅销全国各地。2009年6月,“汪氏戏衣制作技艺”被列入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60岁的汪震鹏是唯一传承人。从19岁与制作戏衣结缘,他一直把戏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在舞台上,那些戏衣光芒四射,被掌声与鲜花围绕。而制作戏服有一整套繁杂细致的制作工序,汪震鹏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不过,最近几年,让汪震鹏发愁的是,走到哪都叫好声一片的戏服,因为种种原因,这项传统手艺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传承

  家族四代制作戏衣

  “家里从哪一代开始从事戏衣制作已很难考证。”汪震鹏说,只知道从太婆汪童氏在清朝末年就开始为戏衣绣花。民国时期,祖父汪贤巨是台州颇有名气的制衣巧匠,到祖父这一辈开始就能自己手绘样稿、裁片、刺绣全套作业。他为当时盛极一时的地方戏曲——黄岩乱弹的许多剧团做过戏衣,还为当时三年一次举行的陡门宫等众多庙会迎会中的高跷、台阁设计制作服装。

  汪震鹏的祖父会写书法会画画,熟悉历史故事,了解名著中的人物。戏班下单订做戏服,导演只要给他看一下剧本,告诉他要演什么戏,祖父就会把整部剧里所有角色的行头都备齐。“他非常精通戏装行当,戏班对他做的戏服也十分放心。”汪震鹏告诉记者。

  “汪氏戏衣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叫汪祥云也就是汪震鹏的父亲,小学只读了三年,但人很聪明。据汪震鹏回忆,1956年,父亲31岁,黄岩剧团要做一件黑底龙袍(蟒袍),当时祖父已经病重在床,只好把父亲叫到床前,他口述龙袍的开片尺寸,父亲就按照祖父的口述一步步做。父亲画的样稿得到了祖父的认可,然后叫母亲王小芽刺绣,最终完成了那件黑底龙袍。

  “由于父亲画得好,母亲绣得好且擅于丝线配色,我们家的戏衣不仅做工精良,而且绣出来的图案色彩鲜明协调,非常漂亮。上世纪50、60年代不仅为当时的黄岩乱弹剧团(后改为台州乱弹剧团)、黄岩越剧一团、二团以及一大批民间职业剧团制作戏衣,当时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剧团都来我们家订做。”汪震鹏说,父亲汪祥云继承祖父衣钵,一开始时只作为副业,赚点补贴家用,后来渐渐变成了主业。

  文革期间,因不准上演古装戏,戏衣制作曾一度中断。“四人帮”粉碎后,汪氏戏衣随着戏剧演出活动的复兴而重现生机。汪震鹏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大家都跟着父母做戏服,他说:“哥哥姐姐们对一道道制衣工序都很上手,唯独戏服上的图案他们怎么也画不好。”从小耳濡目染,受父亲熏陶的汪震鹏第一次拿笔作画就无师自通,因而他成了家里最好的戏服制作技艺继承人选。

  发展

  电脑代替了人工

  据汪震鹏介绍,早年制作戏衣,就先由他和父亲在布料上画好图案,再交给村里的绣娘们根据所画的图案进行刺绣。“上世纪年代是戏衣制作最鼎盛的时期,大队里有五六十个绣娘一起绣,画画的只有我跟父亲两人,一整天一幅接着一幅不停地画,稍作停歇,就会接不上,她们便来催了。”

  当记者问到能否看一看他们以前的样稿,汪震鹏说所有的图案都在他的脑海中。“越剧的演员都是女性,衣服自然要修长些。京剧的演员都是男性,戏服就要宽大些。还有昆剧、黄梅戏等等的服饰都略有不同。”说罢他便拿来记号笔和白纸现场给记者画了一幅龙袍上的刺绣图案,先画龙头、龙身、龙鳞、祥云、水纹……“我今天画的是正面龙,也叫坐龙,还有别龙和飞龙等,只有黄蟒也就是龙袍上的龙爪才有五个爪,其余的都只有四个爪叫蟒袍。”他一边画一边介绍,画龙鳞要一排一排扣住,这样在刺绣时下一排的针脚才能压住,图案才会平整好看,这些都非常有讲究。

  2004年,汪震鹏买了自动绣花机。他将脑袋里的图案全部刻入了磁盘,交给绣花机来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现在的戏衣绝大多数都是机绣的。”汪震鹏说,相对手绣,机绣的价格便宜,更容易被买家所接受。一件龙袍,机器做需要10天,并且一次能生产出8件,质量中上的卖到七八百元一件。而手绣龙袍,一个多月才能出一件,价格高达上万元。现在,他已经很少自己动手做一件戏服了,除非接了新的单子,他才会根据顾客的要求设计新图案,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将衣服款式稍作改进。

  如今,机绣戏服基本替代了手绣戏袍。之前从事传统戏服制作的老一辈艺人都退休了,汪震鹏的兄弟姐妹们也早已改行。而凭着对戏服工艺的热爱,他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非遗

  制作戏衣找不到传承人

  二十年前,汪震鹏在路桥十里长街开了一家店铺,经营戏剧服装、宗教和民俗用品,而黄岩十里铺的家庭作坊则作为戏衣制作基地。“现在戏衣的订单越来越少,我也到了退休年龄,十里铺的作坊基本停产了,位于路桥十里长街的一楼店面用来售卖,二楼作为仓储,三楼只有两名工人在加工宗教用品。”他说,接下来生意会慢慢转向以售卖宗教用品为主。

  当天下午,记者在路桥十里长街见到汪震鹏时,他正跟人打电话谈生意,对方是江西的一位戏衣经销商,订制了一件机绣的大靠。当记者问到这些订单是否通过网上接,他说:“自己从来不在网上售卖,来买的都是之前的老客户或者路过的散客。”

  汪震鹏有个儿子,问及其是否愿意做汪氏戏衣制作技艺的传承者时,他说:“儿子现在在美国读博,我想他将来能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好了。”

  “没有继承人,汪氏戏服怎么办?”“能有什么办法呢?”在汪震鹏看来,戏服制作行当的衰落,也不乏自身原因。“工艺复杂,累死累活,手工艺人的收入还很低”。他仔细计算过一套戏服需投入的制作成本:至少要七八米布料,大量的金线、丝线,手工刺绣往往需要几个月,总共有30多道工序……单凭一个人无法完成,必须由不同的手工艺人负责。“如此耗费人力物力,市场上售价却不过几千元。”汪震鹏说着摇摇头,显得很无奈。


全部评论

/

赞赏

暂无更多

参与评论

参与赞赏

10元

20元

30元

50元

100元

自定义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