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录入

135

族谱

56

收录人数

58273

浏览记录108996

姓氏查找

我为两岸丁氏宗亲当信使

创建人:若若

阅读数:146

时间:2019-09-07 14:07:48

敬宗睦族 (书法) 钱荣孝

我是民革老党员,深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交流,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民革党员“不忘初心合作前行”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有一年清明期间,来自宝岛台湾的91岁堂叔丁长明率女儿丁韶华、儿子蔡行健(过继给蔡家)回江苏淮安认祖归宗,参加“御书堂丁氏祭祖大典”,受到当地政府和丁氏家族的热烈欢迎。参加祭祖大典活动的还有上海、北京、南京、安徽、西安、香港、澳门以及美国等地300余位明代状元丁士美(1521-1577)公的后裔代表,齐聚淮安市淮安区城东乡汤朱村丁士美祖墓遗址祭祖,纪念丁士美状元逝世四百四十周年。

祭祖大典现场拱形大红气门上书:“中国淮安御书堂丁氏祭祖大典。”两旁长条彩色幡旗上书:“派衍江西六百年诗书继业、裔留淮北二十世忠厚传家。”大红灯笼下立柱上书南京三江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御书堂第十七世、89岁丁承敬教授撰联:盛世祭祖、彰显两淮丁氏前贤,忠贞为国;环宇拜先、欣闻四海宗亲后辈,德业传家。

现场四周彩旗飞舞,上书:“弘扬祖德”“慎终追远”“同祖同根”“两淮名门”“明德归厚”“齐家兴国”“书香门第”“诗书继业”等吉语。参加祭祖大典宗亲代表每人身披黄丝绶带,绶带上印着:“御书堂·丁”红字分外醒目。祭祖香案上堆满了鲜果、酒茶美食等供品一应俱全,红烛高燃、香火缭绕;爆竹鼓乐齐鸣,司仪和宗长宣读各地贺词和祭祖文。丁氏宗亲按房、世系或聚居地依次敬献花篮,磕头礼拜如仪。两岸丁士美状元后裔共同传承“诗书继业”“忠厚传家”之理念。

台湾丁氏宗亲是如何返淮安参加这一祭祖盛典,主要是我写信邀请他们的。2017年1月31日,我将《中国淮安御书堂丁氏2017清明祭祖大典告海内外族亲书》《2016.10.6纪念丁士美太公逝世440周年活动组委会名录》及相关文件寄给我台湾堂弟蔡行健。他复信如下:惠增兄长:展信愉快。来信收悉,得知我们丁氏族亲将在淮安城东乡汤朱村举行“御书堂丁氏清明祭祖大典”。我们全家已安排好行程,确定届时一定同赴此次盛会。特回复兄长。耑此敬祝合家平安快乐,弟行健敬上。

祭祖大典圆满成功,当晚淮安市清浦建设公司董事长、淮安市政协委员、堂弟丁迎真等于淮安醉笑天大酒店设宴招待宗亲。席上,诗人、作家、教授,我的堂叔丁祖宏称赞我是御书堂“丁氏文化专家”,发表了许多研究丁氏族谱的文章……韶华、行健姐弟俩双双跷起大拇指,连连说:“大哥大嫂,了不起!了不起!”我是御书堂丁氏第十九世,属“曾”字辈中老大。述及我于发表于上海《联合时报》的“陈立夫先生题‘丁氏族谱’始末记”、《上海民革》的“先祖丁如玉与澳门”、台北《宁波同乡》杂志上的“嘉靖状元丁士美”等文章在台湾100余户丁氏宗亲中影响很大,无怪乎他们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呢!他们又说在台湾生活几十年,与大陆宗亲失去联系及思乡之苦,3年前韶华妹在网上搜寻到我的信息后,通过蔡行健的同学、在沪台商马健群先生与我取得了联系,从而建立了通信联系。在台宗亲奔走相告,最终促成了他们回故乡参加祭祖大典这一难以忘怀的寻亲佳话。我也通过信函等方式充当御书堂丁氏家族中信使,提供家族资讯。介绍祖国大陆新貌。

后来,我在大场文化中心山海艺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将“传统文化”“家谱文化”内容作为重点,深受各界好评,我将《丁惠增书法展作品集》10本及有关书法作品、照片相册等资料送给台湾宗亲,他们带着浓浓的亲情返回台湾……

血浓于水,我为自己当了信使,促成这次团聚和祭祖而感到欣慰。

全部评论

/

赞赏

暂无更多

参与评论

参与赞赏

10元

20元

30元

50元

100元

自定义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