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录入

133

族谱

55

收录人数

57393

浏览记录105342

姓氏查找

50余名马氏后人长春祭祖,祖上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创建人:若若

阅读数:235

时间:2019-06-12 15:34:26

       9月20日,在莲花山泉眼镇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马氏家族祭祖活动,参加祭祖活动的来自沈阳、天津、太原、长春等地的马氏家族成员50多人。活动有三个现场,首先是在马氏家族祖先坟地旧址举办祭拜活动,随后,马氏家族来到了刚刚修复的清朝光绪皇帝给马氏家族成员杨氏所立的七孔透龙碑前进行祭拜。最后来到家族设立的祭台,由家族年长者马庆骝宣读祭文。

马氏家族的后人,莲花山人马振仓说:“马家自康熙年间搬到莲花山以来,延续300多年,家族中的成员为国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们是我们家族的荣耀,我们将继承祖先的遗志,发扬传统,勉励后人,继续为国效力,做守法为民的公民。”

莲花山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马氏家族的祭祖活动。

(小标题)一次文化资源踏查 马氏族人的诉说引发关注

2013年,莲花山管委会开展了一次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当普查到泉眼镇岗子村,村主任马振仓说起了自己家族的历史引发了普查人员的高度关注。

莲花山管委会工作人员王绍波介绍,当时马振仓所说的故事是,马家在康熙年间,迁到了莲花山。当时这个地方叫后台,位于柳条边边上,是官府迁过来守边的。300年间,马家出过很多能臣明吏,在嘉庆元年(1796年),马家的72岁的老人马藩出席了“千叟宴”,受到了嘉庆皇帝的接见。后来,马家还出了一个名人叫马俊显,马俊显曾经收编过张作霖,后来又过吉林省实业厅厅长;马家的族人还战死沙场,妻子守节至80多岁,清朝光绪皇帝下旨立过一个七孔透龙碑,由光绪皇帝亲笔书写碑文。马振仓还说,在他小的时候还看见过。

因为参加千叟宴一事无法考证,但马俊显和七孔透龙碑是能够查证的。如果马振仓所说的为事实,那么将极大丰富莲花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莲花山管委会工作人员决定展开深入调查。

(小标题)马俊显确有其人 曾参与中俄勘界谈判

根据马振仓提供的线索,莲花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首先对马俊显的信息展开了调查。在资料上显示,马俊显生于1855年,卒于1923年,1876年,被晚清封疆大吏盛京将军依克唐阿聘为幕僚。马俊显在勘定中俄边界、争国土字界碑和黑顶子地方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后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和6个勘界议定书让中国从沙俄手中收回大片国土。

自1882年起,马俊显先后在吉林、盛京(今辽宁)(注意:此处吉林后面不要加省,因为在此时吉林和盛京不是省,是将军辖区)地区多地出任县令、同知、通判、知州、知府等行政官员。民国之后1921年出任吉林省实业厅厅长。马俊显一生为国家做和很多好事。

但查到的资料仅仅显示马俊显为吉林人,具体籍贯资料不全,还有说其是双阳人的。马俊显与马振仓所说的马俊显是不是同一人,还需要调查。

(小标题)天津认亲 马振仓和马俊显同宗

随着调查的深入,莲花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份资料,资料显示,马俊显最小的一个儿子仍然健在,2013年那年老人为92岁,老人名叫马玖恩,当时用名叫马天牧,居住在天津市和平区。随后马振仓与马天牧取得了联系,最开始老人称不认识马振仓。后来马振仓报出了自己的家谱,马振曾祖父名字叫作马厚显,是马俊显的弟弟,这一点双方记录是一致的,这样双方才确定了亲属关系。

因为当时马天牧老人身体不好,已经瘫痪在床。马振仓和莲花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天津,拜访了马天牧老人。这时马振仓才得知在天津还有这支亲戚。在马天牧老人家,莲花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发现马天牧老人珍藏有一幅刺绣的马俊显肖像,随后进行了拍照留念。双方的认亲过程莲花山管委会还录下了视频资料。

(小标题)查新民县志 马俊显收编张作霖有正式记载

马振仓说:关于马俊显收编张作霖的故事,马家老人有很多传说,说马俊显会相面术,当年马俊显任新民通判,张作霖犯了死罪,应该治罪,但马俊显看张作霖的面相后,认为张作霖是天狗下凡,不能杀,要把他收编。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当然不能信。但究竟事实如何?莲花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和马振仓又找到了《新民县志》,马俊显收编张作霖一事在《新民县志》里有记载。当时的确是张作霖犯有死罪,马俊显当时的确为新民地区的地方官。马俊显三次放过犯有死罪的张作霖,让张作霖非常感动,为了报恩,便和当时另一位土匪冯德麟一起接受了马俊显的招抚。后张作霖被编为新民府游击马队营任管带,从此走上仕途,最后一步步成为了“东北王”。

(小标题)另一线索得到印证 七眼透龙碑出土

根据马振仓提供的线索,在莲花山曾经有一个七眼透龙碑,立在田野里,马振仓说在他小的时候见过。

按照马振仓的讲述的大致位置,莲花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在的雾开河大街和莲花山大路交会处南侧附近进行调查。2014年5月份,在基本确认了这一石碑的大致位置之后,有关部门展开了发掘。很快一个汉白玉制成的,断为三截的石碑出土了。

9月20日,在莲花山在建的一处展览馆,记者见到了这尊石碑。在石碑顶端,有七个孔洞。上半部由龙的图案组成,龙身的空隙露出6个孔洞,在龙身下侧有一个大的孔洞,大的孔洞下方写有“圣旨”二字。碑正面写有“旌表马母杨太夫人节孝”十个楷书大字。

据吉林省民俗协会副理事长,长春市收藏家协会玉石委副主任张徐介绍,此碑叫七眼透龙碑。清代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贵族和官员可以立碑,且碑上的眼只能是单数。除了七眼透龙碑之外,还有九眼透龙碑,过去只有皇族或是御赐才能立“九眼透龙碑”,“七眼”规格很高,应该是清政府为级别很高的人物立的,官爵非常显赫。

(小标题)碑文记录凄美故事 彰显马氏家族的爱国情怀

在这块石碑背面,用小楷书写了碑文,碑文记录的是在清同治年间,杨氏嫁入马家,新婚刚刚七个月,丈夫马伊臣就奉命出征西北,在平定甘肃和伊犁地区(今新疆)的叛乱和反抗外来侵略时立有战功,后马伊臣在辽宁战死。丈夫死后杨氏一直守节至80多岁过世。杨氏过世后,为了表彰马伊臣的战功,彰显杨太夫人的节孝,由光绪皇帝亲笔书写碑文并下旨立碑。此碑为1907年所立,到现在已经有110年历史了。马振仓介绍,因为马伊臣结婚后只和杨氏生活了7个月,没有后人。他兄弟马孟臣就把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杨氏。按照家族传说,马孟臣过继过去的这个儿子就是马俊显的父亲,杨氏应该是马俊显的奶奶。

(小标题)认祖寻根 马氏家族的人分布多省

从天津马天牧老人的这一线索入手,马振仓开始寻找马氏家族的后人。首先在沈阳,找到了一支亲人。亲人联系亲人,马振仓发现马氏家族的后人很多,在长春、沈阳、天津、太原都有分布。而且马家人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如马俊显的侄子马德恩,马俊显去世后,他接任吉林省实业厅兼农矿厅厅长,促使吉林实业、农矿业大大发展。诸如广设苗圃、植树造林;修筑松花江堤;开穆棱等煤矿及各种金属矿达十多所;铺马路、建吉海铁路等等。抗战胜利后,苏军想拆走丰满水电站设施,他出面拒理力争,保住了丰满水电站,被后人赞为“德光厅长”。建国后,他曾任吉林省政协常委。由于马德恩属于爱国人士,死后葬于吉林市烈士陵园。

曾出席“千叟宴”的马藩,长子马维驭为吉林第一位进士,开创了清代吉林科甲之先,被誉为“吉林第一进士”,其他三子也都在朝为官。

2016年,年龄已达95岁的马天牧老人过世。而且这一年,在莲花山出土的七眼透龙碑修复完毕。马振仓决定搞一次祭祖活动,来祭奠祖先。

(小标题)弘扬祖先的遗志 马氏家族祭祖

9月20日,秋高气爽,9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马氏家族的人来到了莲花山。在马氏先祖的坟地原址举办了祭祖仪式。马氏先祖的坟地因时间过于久远,已经荡然无存。马氏家族的族人把马俊显的照片放大,摆放到了坟地原址。50位马氏家族的族员集体进行了叩拜。

叩拜仪式结束之后,50多位马氏家族成员又来到了莲花山在建的展览馆七孔透龙碑陈列处,向石碑敬献了菊花,倾听了民俗专家张徐的介绍。最后,大家又来到了马氏家族成员为祖先设立的祭台,由家族年长者,来自沈阳的年逾7旬的马俊显孙子马庆骝宣读祭文。

马振仓说:“听说要祭奠马氏家族的先祖,全国各地的马氏家族积极性都特别高,因为沈阳的马氏家族成员人挺多,他们还专门包了一辆客车。这次祭祖活动,让过去很多素不相识的亲属都认识了,同时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了祖先们的功绩。这些家族历史对家族成员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祖先的故事流传下去,把精神传承下去,激励后人,要自强不息,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全部评论

/

赞赏

暂无更多

参与评论

参与赞赏

10元

20元

30元

50元

100元

自定义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