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录入

133

族谱

55

收录人数

57394

浏览记录106587

姓氏查找

姜氏乔梓双院士——访苍南籍院士姜伯驹先生

创建人:若若

阅读数:287

时间:2019-09-28 13:47:29


姜伯驹

郑立于

怀着敬重而欣慕的心情,受苍南县文广新局局长李晖华的委托,笔者与县文广新局李明团、县博物馆蒋久寿到北京访问苍南籍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姜伯驹先生。从北京大学正门边绕了约半个小时才从一个侧门进了姜先生工作室所在的大厦,姜先生在工作室门口迎我们三人入座。

(一)

姜伯驹是姜立夫先生的儿子。姜立夫是第一个获得国外数学博士学位的温州籍数学家,作为中国现代数学家中的先驱者和中国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他为我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和大学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毕生的贡献。他是南开大学算学系的创办者,同时任厦门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数学教授。其一直对北京大学十分关注,1931年,姜立夫在南开大学培养的得意门生江泽涵由美国学成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江泽涵是专攻拓扑学的,鉴于当时北大数学系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情况,姜立夫先生向其提出“等有了经过严格训练的高年级学生时,你才可以教拓扑学,切不可在沙滩上筑大厦,坚持二三年后,才可取得良好效果”的中肯意见。1935年,姜立夫又让已由美国学成归国的门生申又枨到北大协助时任数学系主任的江泽涵工作。江泽涵时常谈及恩师姜立夫帮助北大数学系完成教学改革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姜立夫先生还帮助北大选购数学书刊,曾任北京图书馆购置图书顾问委员会委员,姜立夫与北大因而结缘。1953年,其子姜伯驹以全国高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力学系学习,四年级时进入“拓扑学专门化”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跟随江泽涵教授研究“拓扑学”,显示出卓越才华,取得出色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84年被评为我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关于姜伯驹先生光辉的头衔,我们略知一二,至于他的数学研究项目我们真是一无所知。交谈中,我们只能作一般的问候:“姜先生身体很好,我们故乡老小都为你而高兴,工作还很忙吗?”姜先生满脸笑容,和蔼地回答“今年七十五了,还有许多研究项目在做,还离不开这个工作室,还带两个博士研究生。”

(二)

交谈中,姜伯驹先生说到,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给研究生讲授不动点理论,讲稿整理成为专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Lectures Nielsen Fixed Theory)。此书代表了当时不动点理论的新水平,被列为美国数学会《当代数学丛书》的第十四册,是文革后我国数学家直接在国外出版的第一本专著。谈到出书,笔者随即插话:“三年前浙江省社科院王永泰研究员曾约我写一本你父亲的传记,我虽然多次到过你祖籍故居,了解不少情况,但我不谙数学,因而婉辞了。”姜伯驹先生满含深情地说,“我这里有一册《数学家之乡》。”他立即在书橱里找出这本书,我先让李、蒋二人看,我以较快的速度浏览了书架上、书橱里的藏书,绝大部分都是数学著述,而且多为外文版。我突然想到,1920年姜立夫从美国学成回到故里,当时同乡苏步青刚从温州中学毕业,对数学已产生很大兴趣,曾去拜见他,好奇地问:“先生学的数学十分高深,究竟学了些什么?”姜立夫很客气地回答年轻的苏步青:“数学这门学问好比一棵大树,我只是学了一片叶子。”这句话影响了苏步青一生,他后来也成为数学一代宗师。

姜伯驹先生情绪很高,他说:“我出生在天津,没有到过祖籍,但父母亲、堂兄姜子骥和堂姐姜淑雁常常谈到故乡的情况,故居旁边的爱敬小学,是父亲读了‘洋状元’回家时,倡议用姜氏族产全部充作学田创办起来的。他还和族人一起修建了姜氏宗祠。”笔者听到姜先生提起他的堂姐姜淑雁时,说:“姜淑雁先生1983年从美国回来探望故乡麟头村,看了故居,还到了县城。县里有关领导考虑到这位女性数学硕士离乡久远,就安排熟通英语的年青人郑水圆陪同去看了她曾上过学的龙湖小学旧址,她来到下榻的县府招待所,不知道招待所是什么场所,经郑水圆解释后方知是县府接待贵宾的饭店、酒家。姜淑雁对人说,在故乡听到姓郑的小青年用英语表达那么准确,口音亦优美,感到很高兴。”同行的李明团说,“姜先生,我的家离你的故居很近,现在跟过去大不相同了,交通很方便,北京乘飞机到温州再坐一个小时汽车就到故乡了。我们受故乡父老乡亲和县文广新局局长李晖华的委托,特地赶来邀请你回故乡一趟。”姜先生频频点头,但没有回话。笔者说,“我们三人都到过你祖居多次,现在祖居作为文保点保护下来。三十多年前,我与谢云兄也到了你祖居,当时你家里还放着一个你父亲用过的大书橱和一个木头做的可以坐在里面沐浴的大浴缸,我们说这是很珍贵的文物,要好好保护它。”

(三)

1995年秋,北京大学在原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科学与工程计算,后信息科学和金融数学三个系合并成立了数学科学院,姜伯驹出任第一任院长。这个担子可不轻,上任后,他以对当今国际数学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为依据,多学科发展为目标,积极多方面引进人才,继承发扬温州籍数学家无私培养、提携后辈新秀的做法,同时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姜伯驹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2002年他获得第五届华罗庚数学奖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又获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0年当选首届年度感动北大人物。2011年当选首届全国教书模范楷模。

姜伯驹先生一贯谦逊谨慎,淡泊名利,他没有明显表态回故乡一事,看来完全是繁重的工作走不开,他对故里、父母兄弟们居住过的祖居是念念不忘的。鉴于此,我们三人认为姜先生这次是难以回去了。于是李、蒋二人就将苍南县文广新局局长李晖华的电话留给了他,希望他闲暇时能回家看父老乡亲。姜先生看我们有告辞之意,恳切地说,“没关系,再谈谈吧。”笔者将自己的拙作《楹联选集》送给他,其中有撰姜氏故里的楹联:

“一门乔梓双院士

三代畴人百世师”

并说此楹联是由谢云书写的,祖居修整后才悬挂上去。姜先生听到我提到谢云,眼睛一亮,“我知道,他是有名的书法家。”笔者说:“他的故里在三大庙村,与麟头村毗邻。他的父亲谢承权,是搞桑蚕事业的,著有《饲育春蚕日记》,你们两家是世交,你父亲曾题赠一方匾额文曰‘春晖长在’为谢云的祖母祝寿。此匾额是三十多年前,笔者与谢云在他楼上的床下发现的,至今还在。”蒋久寿说:“这匾额即将收藏在博物馆里,作为永恒的纪念。”姜先生频频点头微笑,一手拍着笔者肩膀温和地问:“多大岁数了?”李明团代为回话“八十二。”“好!好!”。随后李、蒋二人分别与姜伯驹先生拍了几张照片,告别前蒋久寿将《数学家之乡》一书奉还姜先生,他说,“你们带回去吧。”蒋久寿说“这是该书主编胡毓达先生送给你的,留下吧。此书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我们准备回返程再购买吧!”

告别姜伯驹先生,他一一与我们三人紧紧握手,送我们上车,还望着我们的背影许久,足以见他对故乡来的乡亲的热情。

姜伯驹先生堂兄姜子骥的父亲姜佐?(姜少玉)先生是清末举人,姜立夫幼年丧失父母后,是这位哥哥承担起了抚养责任,并送他出洋留学的。姜立夫先生与姜少玉兄弟二人情意深厚,哥哥去世后,姜立夫就全盘担负起培养遗孤的责任,姜淑雁留美后成为数学硕士,姜子骥是南开大学毕业的数学学士,抗日战争时期,姜子骥先生一直是中学教师,他曾教过笔者代数课,笔者也曾去过他家三四次,知道许多情况,特别是姜子骥先生文革时期遭人批斗的场面令人不堪回忆。不想搅乱被誉为“用证明数学定理的方式做院长”的姜伯驹先生的思绪,笔者只得强忍吞下即将出口的衷心话语。

建县刚满三十周年的苍南,气象万千。姜先生回家看看吧,乡亲们与你再畅谈!

(撰写此文,曾参考胡毓达主编《数学家之乡》,《温州市志》、《平阳县志》、《苍南县志》等书。)

全部评论

/

赞赏

暂无更多

参与评论

参与赞赏

10元

20元

30元

50元

100元

自定义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