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录入

134

族谱

56

收录人数

57873

浏览记录107299

姓氏查找

寿州“戴氏宗祠”复建奠基仪式

创建人:若若

阅读数:196

时间:2019-09-25 16:29:18


2016年9月3日上午9点59分,中华戴氏安徽寿县支脉在寿县“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畔举行庄严而简短的“戴氏宗祠”复建奠基仪式。

复建奠基仪式上,戴家勤宗长介绍年了戴氏宗祠地理位置;戴延瑞宗长介绍了祠堂的总造价、效果图;戴多对宗长致辞并宣读建祠序;戴玉宝宗长主持并宣布奠基开始。各支代表戴多对、戴家勤、戴延久、戴群昌、戴义道分别手持栓有红布的铁锹,很庄重地为“戴氏宗祠”复建进行了奠基。

安徽省寿县四甲戴、十甲戴、新坝戴(新马店戴)、竹滩戴和牌坊戴五大支戴氏宗亲选择这一天举行“戴氏宗祠”复建奠基,一是为了祭奠五支一世祖祖先及600多年来在近30世的先祖们的奋斗精神,二是祭奠120年前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戴宗骞,三是祭奠71年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戴氏英烈们。

今天,我们以这种建祠的方式,展现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祭奠永垂不朽的抗日英烈!在这个胜利的日子,我选择今天举行中华戴氏寿县支脉“戴氏宗祠”复建奠基,更有其历史意义。

我们寿县四甲戴、十甲戴、新坝戴(新马店戴)、竹滩戴和牌坊戴五大支戴氏宗亲是戴撝公的后代,是谯国郡注礼堂。 五大支戴氏宗亲分别在元末明初从不同地方、不同路线、不同方式、不同身份五支汇聚,来到了寿县这片热土、来到蕴藏着深厚楚文化的人杰地灵的古城楚都以南。五支戴氏祖先,背井离乡,在兵慌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加上洪灾、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的荒年,他们奉命而来,饱经风霜,披荆斩棘,辟土垦荒。奉献楚土,耕读传家,功德无量,成为寿县一百个土著姓氏之一。他们遵循族规祖训,时刻不忘做人根本,教育子女,劳动光荣,仕农工商,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五支戴氏宗亲,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曾两次修建戴氏宗祠。一是在1943年十甲戴族人共同出资出力建成了“戴氏宗祠”,位于在寿县安丰塘东畔老庙集东街头,宗祠规模壮观,前厅后殿,两侧厢房,四合院,仿古建筑。大殿七间,十八柱落脚,富有戴氏民族传统风格,宗祠内外苍松挺拔,气势磅礴,宗祠的一瓦、一柱,疑聚了戴氏族人的心血和才智,每年古历正月十五日,戴氏族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戴氏宗祠,齐聚一堂,祭拜先祖。

解放后,戴氏宗祠逐步演变成老庙集学校,又改为公社办公室,后又改为老庙医院,又改为老庙兽医站,后做老庙大队加工厂等等,几经周折,长期失修,成了危房,后在房管部门负责下拆除,仅存从此戴氏宗祠基址。

二是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龙门冲戴家庄附近的齐云冲石佛冲口也建过一座戴氏宗祠。是寿县四甲戴二房宗光公迁六安西支祠,宗光支下启圣十一世迁六安西,十五世振扬建祠,小公山脚下平地一块,其界四至:前齐东小天河向东北曲转转至匡姓地边撇水沟顺上为界,后抵后进詹洋沟抵十五世振扬公支下粮山脚曲转向西为界,左齐十五世振扬公支下小公地沟顺至东小天河顺下为界,右齐匡姓地边撇水沟顺上齐地嘴至十五世振扬公支下粮山脚曲转至后詹洋沟为界。是1927年8月16日建,前五后五,两边各二间厢房。

时逢和谐盛世,续修宗谱,重建宗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缅怀先辈,启迪今人,教育子孙,交流感情,相互促进、相互了解,对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团结海内外戴氏宗亲和友人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戴氏续修《戴氏宗谱》理事会的领导下,在第十次理事会上,五支戴氏宗亲积极倡导复建“戴氏宗祠”,寿县四甲戴、十甲戴、新坝戴(新坝店戴)、竹滩戴和牌坊戴五支戴氏宗亲积极响应,县内外、省内外、海内外的戴氏宗亲纷纷解囊支持,已经开始成立组织机构、选址、意向性捐款工作。今天,在这里举行中华戴氏安徽寿县支脉戴氏宗祠复建奠基典礼仪式,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庄严绚烂的“戴氏宗祠”,就会呈现在寿县境内、安丰塘畔。

戴玉宝 2016年9月4日星期日



全部评论

/

赞赏

暂无更多

参与评论

参与赞赏

10元

20元

30元

50元

100元

自定义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