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录入

133

族谱

55

收录人数

57393

浏览记录105612

姓氏查找

杜氏宗亲-凤栖乡里采风 觅史记

创建人:若若

阅读数:175

时间:2019-09-09 22:04:40

杜氏迁入凤栖的传说

□杜丕勉

根据族谱所载,杜氏一族,原居马甲桥,于5世祖子隆公时,才内迁到凤栖乡(现今马甲洋西坑),那应该是在宋朝以前,五代的汉周时代。

据载,当时子隆公是“赘居凤栖蔡家”,可知那是由于婚约关系,才从马甲桥迁入凤栖乡,成家立业,成为凤栖乡杜姓族人始祖。

族谱中也记载,当时桥东仁宅,有黄家与杜氏为婚约,要求两家需“筑室同井而居”,结果杜家新居所在,正是风水龙脉,从此子孙绵延。这个地点,就是后来的杜氏宗祠。

据载,第8世祖杜迪(字邵宋),曾专程到邵武去学风水,回乡后,把祖先安葬于一块被称为“真武出殿,足踏龟蛇”的宝地,结果家业大发。

上图就是历史悠久的“马甲桥遗址”(位于杏川村马甲宫旁的那座桥),图中所见,就是千年来潺潺流动不停、清澈恬美的马甲溪,溪面石墩,为乡人新建的石桥墩,以便重修(1990年代)新桥。另一座位于湖景小区旁的“马甲桥”今年也在重建。

上图为马甲宫旁的马甲桥,远处最高峰为仙公山。(苏焦明 摄于2018年)

上图为1990年代时的马甲溪,图中可见潺潺的溪水倒映着蓝蓝的天空。(吴充分 摄)

在洛江马甲民间,

也有一些关于上述事件的有趣传说,

世代相传。

『传说一:井水称重』

据说当时原居马甲桥的族人,对迁居凤栖乡,有不同意见,最后大家同意以两地井水称重的方式,依天意判断。

这时,有人在凤栖的井水中掺入盐份,结果一称重量,当然是有盐份者较重,于是大家才同意内迁凤栖。

『传说二:风水宝地』

据说早期杜氏先祖,因贫而为黄家当长工,有次黄家请来一位风水师,因受杜氏殷勤所感动,便指点他在黄宅旁要求盖间草寮为居,原来这里正是龙脉所在。

传说这块风水宝地,是属于龙尾,尾蕉之气蒸发,所以夜晚不沾露水,居此宝地的杜氏,恐为人知,每天早上都得以松枝洒水。后来黄氏见杜家兴旺,才会有要求“筑室同井而居”的事。

实地考察见证传说

由于马甲民间世代相传,因8世祖杜迪(字邵宋)是风水专家,所以祖先安葬于发家宝地,护佑子孙。

我在故乡采风时,在德从与少美宗亲带领下,曾去晋谒4世与5世祖的古墓,其所在地是在今日新民社头,两墓相距不到20米,对面即是迪公葬祖先的佳域,但墓穴已不寻,仅在一小之形山丘下,见一黑石块神似龟头,传说山丘即龟背,故今乡里宗人,还年年在龟头上点上红色的眼睛。

在山丘的对面山峦,据说其形矫若龙蛇,当有所谓真武出殿之势力。其说虽无可证考,但其地山清气秀,追思前贤,却足令人悠然神往。

立足放眼,图中可见对面山峦,形矫若龙蛇,就是所谓真武出殿之势。(1997年摄)

上图则为山丘下神似龟头的大黑石块,传说即脚踩龟蛇之地。(1997年摄)

井水长流千年情

山明连绵万世兴

据故乡民间世代相传,凤栖杜氏第8世祖杜迪(字邵宋),是著名的风水专家,曾特选所谓“真武出殿、脚踩龟蛇”的发家宝地,安葬祖先,以护佑子孙。

杜丕勉宗亲于1997年初亲到乡里采风时,在新民社头,四世与五世祖两墓对面,据说即是迪公葬祖先的佳域。

杜丕勉宗亲在采风收集资料中,获得珍贵的《凤栖杜氏族谱》,知道凤栖始祖杜一翁,早在唐朝末年,就居住在马甲桥附近,在乡亲陪同下,专程造访马甲桥地区,寻觅先祖遗迹。

上图就是历史悠久,保留至今的"四角井",位于杏川村,据说就是当年凤栖始祖杜一翁公所曾使用的历史遗迹。为了保留这一珍贵祖迹,杜氏乡人在几十年前,就特别在井口周围铺设水泥石栏。(1997年摄)

上图"四角井"现貌,这口井就在马甲宫路旁过来200米拐弯处。(苏焦明 摄于2018年)

上图为马甲宫,沿着马甲宫这条路拐弯处即可觅寻到历史悠久的"四角井"

泉州凤栖杜氏这段历史

全部评论

/

赞赏

暂无更多

参与评论

参与赞赏

10元

20元

30元

50元

100元

自定义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