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拼音:Zhōng

族谱

0

收录人数

0

浏览记录693

祠堂查询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马安乡上宝村钟氏祠堂

作者:若若

阅读数:326

时间:2019-09-26 14:11:21


马安乡上宝村地处雩山脚下,这里四周群山环绕,风景十分优美。上宝村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村,香樟、松竹东一棵、西一簇地散落在村头屋后;形状各异的池塘星罗棋布于村子周围;古色古香的宗祠鳞次栉比。穿越其间,一堵堵宽厚的古墙残垣不时闪入眼前。

村中最有名气的宗祠当属上宝围屋祠堂群,也叫钟氏古祠堂群,由总祠和17座房祠组成,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整个祠堂群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至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基本建成。祠堂群中的祠堂各具特色,它们共同组成古村中最具古韵的“风景线”。

古村依山傍水

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于都县北部40公里的马安乡境内有一处名叫“上宝”的村落,据记者了解,这是一座古韵十足的古村。进入上宝村,放眼望去,远处,云雾中的天华山若隐若现,成群结队的白鹤起落于田间阡陌;眼前,阡陌交错处屋舍俨然,参天古树散落四周,不失为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图。

水是村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上宝村便是当地有名的“水乡”。顺着进入村子的宽阔村道,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于房前屋后。小溪溪水潺潺,当地人唤其为“宝溪”。“上宝村原名宝溪村,后来才将村名改为上宝。说起村名的由来,上宝当地有个古老的传说。”指着缓缓流淌的小溪水,马安乡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邹罗生向记者讲起了上宝村的由来。

据邹罗生介绍,相传明代初期,史称“江南第一宰相”、赣州兴国县人钟绍京的后人——钟英朗来宝溪村(现上宝村)放鸭,发现这里水源充足,水里的泥鳅、黄鳝、田螺丰富,为鸭子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鸭子到此后产蛋量高,长得也结实。于是,钟英朗便搭了一座茅棚在此长期放养,晚上则把鸭子关在棚内生蛋,从此畜禽兴旺,生活富裕。他认为这是上天在保佑,便又在茅棚旁建房,取名“上保”,后人因笔误将“上保”写为“上宝”,“上宝”这个名字便沿用了下来。

数百年来,依靠着上宝依山傍水的独特条件,钟氏家族在此生生不息,丁兴财旺,代有贤良,成了十里八乡闻名遐迩的望族。

留存众多古祠堂

钟氏古祠堂群为“佼佼者”

顺着宝溪左转,一大片紧紧相连而排列有序的古祠堂群顿时映入眼帘,那一行行一层层又尖又翘的马头墙似乎述说着几百年前的繁华往事。据了解,上宝村内留存有众多古建筑,其中祠堂数量最多。

在上宝村中,最为有名气的当属“围屋祠堂群”。“上宝围屋祠堂群是当年赣南较大的围屋之一。”上宝村村党支部书记钟小华介绍道。上宝围屋祠堂群又名“钟氏古祠堂群”,由总祠和17座房祠组成,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据介绍,围屋祠堂群的总祠叫“世德堂”,规模在所有祠堂中最大,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祠,四厅三井。

据钟小华介绍,其他房祠均为一井二厅,并以总祠为首,在其后左右分布。在祠堂群间穿行,是一种追寻,一种享受。结构精美、宽敞高大的厅堂,飞檐翘角、绚丽藻井、高大的拱门,大麻石条与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的天井,让人看到了古建筑的精致与雄伟;沧桑斑驳的青砖墙上雕刻的“兴仁”“敬宗”“尊祖”等清晰的繁体字样,让人看到了客家人的传统美德。

“世德堂”设计巧妙

彩绘木雕均十分精美

世德堂作为主祠,自然是高大气派。祠堂门槛特别高,粗略估计约有60多厘米,整座祠堂的房顶由8根巨大的柱子撑起,抬梁与穿斗式结合,两侧山墙开门通外,中间有一个硕大的天井,方便采光和通风。

作为一个以祭祀为主的祠堂,世德堂的设计虽然不复杂,但十分大气。进门的房顶上有一个三环的八角形天棚,彩绘、木雕精美,画的都是钟氏名人故事和宝溪的风景。祠堂地面铺设青砖,八根大柱下都有白云石的八角形柱础。堂后两侧开拱门通内院,天井以砖砌成,井底铺卵石,两侧开拱门通向祠外。

院内立有8根旗杆石

彰显家族荣誉

“世德堂”的大门外,是一个宽阔的大院,院内可同时摆几十桌筵席。据介绍,300多年来,每逢清明节时,钟氏家族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集体祭祖活动,人们在大院内集体就餐。

大院的设计十分简单,但院内正对大门,矗立了八根石柱,这八根石柱格外引人注目。“这叫旗杆石,也叫名人石。一根旗杆石代表一个‘名人’,‘名人’主要是指当时家族里省级以上的干部。”钟小华一边指着石柱上雕刻的字迹,一边解答着笔者心中的疑惑。“家族能有这么多的‘名人’,主要得益于家族对教育的重视。村里小孩念书,从小学到大学,学费都由祠堂里的‘义仓’提供。”

钟小华所讲的“义仓”,是钟氏家族通过收取良田的租金,来保障教育的资金库。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宗祠除了用于祭祀外,还是钟氏家族兴办的学馆——朴也小学的教室。据《钟氏族谱》记载,明代至今有万余名钟氏后人从这里走向天南地北,这个风气清明的礼仪之邦,甚至衍生出了独具文化特色的《百行孝为先诗》《治家格言》《家训十则》和《宝溪八景诗》。

厚厚的古墙

承载着“红色”记忆

在祠堂群外,还有几处宽2米左右,外层用砖石包裹、中间夯了厚土的围墙遗址。据悉,这就是上宝土围墙遗址,围墙建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当时有6个碉堡和东西南北四扇门,所围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当时钟氏抵御外来侵扰的堡垒。

“堡垒在当年可谓是‘坚如磐石’‘固若金汤’。1931年的上宝土围战就发生在这里。”于都县党史办主任曾懿华告诉记者,红军攻城前,钟楷瑞的靖卫团和周围的土豪富绅躲藏其中。为了拔除这个“白色据点”,红军尝试着从围外隐蔽处挖地洞施用“棺材炮”来攻围,却屡次在经过护城河底时遇上塌方致使河水奔涌而来,被迫放弃“地道战”,转而采用“围而不攻”之计。果然,没多久,土围内弹尽粮绝,钟楷瑞最终被迫投降。

1932年1月22日晚,红军攻打上宝土围旋即告破。为庆祝上宝围攻战胜利,苏维埃政府决定把上宝周边的原属于宁都、兴国、于都几县的乡划出来,成立了胜利县。上宝从此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相关资料由于都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