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拼音:Zhōng

族谱

0

收录人数

0

浏览记录693

祠堂查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村儒林钟氏祠堂

作者:若若

阅读数:204

时间:2019-09-26 13:53:58

res01_attpic_brief

祠堂内精致的壁画。

res03_attpic_brief

醒狮放在本仁堂前的木凳上。

res05_attpic_brief

祠堂的墙上挂着木质的字牌。

不走到儒林大街的尽头,很难想象在城中村和骏景花园的层层包围中,还藏着一处气势恢宏的祠堂建筑群——儒林钟氏祠堂建筑群。从南宋初年开村以来,棠下村已走过800多个春秋。散布在村里的几座祠堂,风格不一,但都沉淀着历史悠久的氏族文化。而坐落在儒林大街的儒林钟氏祠堂建筑群尤其值得一提。平日里,钟氏祠堂大门紧闭,并不对外开放。近日,记者在祠堂管理者钟达森的引领下,走进了这座祠堂。

历史

曾用作校舍、厂房

据《棠下村志》记载,棠下的第一大姓是钟姓,棠下钟氏是秦末汉初钟接的后代。钟接是黄帝的第59世孙。咸淳二年(1266年),钟维新迁居棠下,成为棠下钟姓第一代人。

记者了解到,儒林钟氏祠堂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民国35年(1946)起为棠下达善小学校舍,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改做厂房,1999年重修。2009年7月,被纳入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前有一片宽阔的广场,站在广场上,就能感受到此建筑群扑面而来的恢宏气势:并排坐东北朝西南,共有5座,总阔120米,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正中3座为主祠,各祠之间隔有青云巷,两边为衬祠。主祠分别是钟氏祠堂、一政钟公祠和南溪钟公祠,形制相同,均为三间三进,硬山顶,龙船形琉璃瓦脊,滴水剪边,碌灰筒瓦,人字封火山墙。屋檐上的石雕古朴典雅,沉稳大气。

特色

300画作一人绘就

走进祠堂,一进的墙壁上悬挂着棠下钟氏族人北上寻根的记录,还有石刻族谱。墙壁上色彩丰富、题材多样的画作也令人惊艳。据了解,整个祠堂建筑群的305幅画作,均来自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刘殿华之手。

原来,1998年钟氏祠堂接近竣工时,本村老人钟细奀经友人介绍,特邀刘殿华前来作画装点。慷慨重义的刘殿华一口应允,起早贪黑历时近百天,在大大小小的画板上画出了305幅作品,人物、山水、鸟兽、花木、虫鱼、书法等跃然墙上。

在刘殿华所有的画作中,最让人惊叹的便是本仁堂前殿廊柱上的《长江三峡图卷》。连绵数十米的画卷中,长江两岸景致不断。

转变

今成族人活动聚集地

钟达森介绍说,祠堂平日里都锁着,并不对外开放,过年过节有宗亲活动时,大家才聚在这里商讨族事、祭拜祖先。而每年端午龙舟节,一定是宗祠最热闹的时候。

扒龙船早已是棠下村的一大民俗盛事。今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棠下村在好又多旁边举办了热闹的龙舟邀请赛,邀请兄弟村的龙舟竞渡。

今年的邀请赛结束当天,棠下村五、六社的村民在钟氏祠堂里大摆龙船饭。中午宴请宾客,晚上犒飨社员。当天傍晚,钟氏祠堂的广场和三间主祠共摆了168围龙船饭,热闹非凡。农田被城市取代,昔日的棠下村已变了模样,但因为有宗祠在,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宗族情谊依然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