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拼音:Zēng

族谱

0

收录人数

1

浏览记录1808

祠堂查询

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红鹅村曾氏宗祠

作者:若若

阅读数:326

时间:2019-07-29 18:24:27


全国最大的祠堂“曾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红鹅村,它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同治七年(1868年)至十三年(1874年)复修一次。曾氏宗祠”是湖南范围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宗庙古建筑群,其匾额对联是洞口宗祠中最多的,可谓琳琅满目。

“曾氏宗祠”为平面长方形,座东朝西,砖木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阁楼、前厅、过廊、礼堂、寝室等布置,两侧分别建有钟鼓楼、厢房及走马楼。它占地面积13000平米,建筑占地面积为6426平米,该祠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在湖南宗祠建筑中独树一面旗帜。

曾国藩为宗祠题写了一副对联:“资水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他还与儿子曾纪泽、孙子曾广钧曾分别在这里书写了“春风沂水”、“一家仁让”、“同归于厚”三块巨匾荟萃一堂,实属罕见。

据记者了解,1938年,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六期一个总队、第十七期第二个总队与第十八期一个总队以及战时第三后方医院设在曾氏宗祠内,历史七年,在这里培训出大量军政人才。至今,祠堂还有总理训教、委员长训条标语、抗日战争旧址等设施,2013年5月3日,曾氏宗祠被国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氏宗祠”除有独特的民俗风采和地域特色,外形恢宏奇伟,古风肃然外,还有内饰精美灵动,素朴大气,古朴自然,石雕泥塑、彩画工艺精湛,匾额楹联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高深精湛。它无论是建筑与雕饰、结构与审美,实用与功能都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曾氏宗祠”是中国乡土建筑和重要文化遗产,它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是开发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央视中文国际《走遍中国》6集系列片《望乡》推出《家族传奇500年》,--聚焦洞口宗祠文化一宗一脉,对宗祠的虔诚顶礼,代表着对祖先的敬畏,对血脉的自然皈依,甚于对国魂的忠诚。